晚年情懷閒暇無事 我喜歡一個人坐在書房裡,沏一杯清茶,放一段音樂,聽一段戲曲,在氤氳的茶香和靜靜流淌的音樂中,翻看一些美麗誘人的山水畫和驚艷多姿的仕女圖、花鳥畫。這些畫,有些是攝影師的傑作,有些是畫家們的神韻,但都是大自然的再現:風和日麗,山清水秀,亭台樓閣,鳥語花香,美女多姿,情思
綿綿…,真是美不勝
收!以至於不知不覺地置身於美景之中,貪婪地享受著那大自然的恩惠。此情此景,旁若無人,暢然愜意,清淨無為,以至忘卻了一切,忘卻了自我的存在!進入古稀之年,和佛結緣,實乃幸
事,只是恨見太晚!我先後讀了淨宗「五經一論」,禪宗「七經一觀」,以及經、律、論三藏十二部中常用的些許經典,深深感到:佛教超越了一切學科理論的認識領域,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諦,回答了人們苦樂生死的根本問題;它不僅僅是理論,更是實證,只要學人依教奉行,制心一處,皆可修成正果,圓成佛道。釋迦牟尼佛以自己的一生經歷為後抽脂人樹立了學佛成道的偉大形象!誦讀大乘經典,感受頗深。每讀一部佛經,都有一種回味無窮的感覺,彷彿釋迦佛深解人意,開口便能直指人心,你不開悟也不行!每每使我茅塞頓開,恍然大悟,心生歡喜,樂而忘憂,真乃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使人手不釋卷,廢寢忘食,以至有
一種讀經就是人生享受的感覺!誦讀佛經和一般讀書不同,它是一種神聖的和對佛祖誠敬的行為,是激發本具的智慧德能的捷徑,它對於糾正偏執,樹立正見,端正人生,純潔心靈,真是非佛經莫屬了!在深入經藏、增長智慧的同時,現實生活就是修行的最佳道場。若能以以出世之精神入世,那麼,穿衣吃飯,行住坐臥,待人接物,說話辦事,無不是壇城。面對境界,體悟佛性,歷事煉性,對人煉心;把小我融於大我;不取不捨,入不二法門;隨緣不變,保持一顆清淨心。學中修,修中學,修學並運,不斷淨化自己的心靈,體味那清淨、自在、安詳、快樂的境界,享受那恬淡、無慾、瀟灑、自如而又典
抽脂的生活!平素,我喜歡書,不讀書就覺得心裡空蕩蕩的,大有寢食不安之感。正所謂「有書真富貴,無事小神仙」!愛書,倒不是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玉、千鍾粟」,而是因為書是開啟智慧的鑰匙,是充實自我
的大門,是通向成功的舟楫!當我品讀那古今聖賢們的至理名言時,當我品讀那古今
詩詞名家的雋永詩文時,總是反覆品讀、一絲不苟。真乃是「養心莫善寡慾,至樂無如讀書」!讀書,不讀則已,既讀必得,絕不淺嘗輒止,敷衍了事!讀書是自己的愛好,或者說是嗜好,是幾十年的職業習慣,我把學佛、讀書、吟詩、撰文,作為晚年修心養性的一種依托,對於我來說,也許這是一種必然的歸宿吧!寫詩作文,從中尋找樂趣,是我的特長。把自己一生對工作、對生活的感受,總結一下,梳理一番,融合古今聖賢們的教誨,以詩文的形式寫下來,不無益處,起碼也是自尋其樂之道吧!閒暇無事,坐在案頭,我常對自己寫下的詩文反覆讀誦、反覆推敲、反覆修改,一個清洗沙發詞、一個字也不放過,至到詞通意達、完全滿意為止。君
不知,當一篇詩文經過錘煉,朗朗誦讀,而心滿意足的時候,那種內心的愜意、喜悅、歡快之情,是別人難以體味的!我給孩子們說,學佛、悟禪、讀書、寫詩,是最好的養心丸、維生素、保健品、長壽藥,有百利而無一害!自己深有感觸,不知人家信不信。或問,你這樣認真地、一絲不苟地修改這些詩文,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我說:什麼也不為,這是自己的治學習慣,修習風格,也是一種陶冶情操,背塵合覺的有效方法,或者說,這是尋找其中樂不思蜀的快意之感罷了!我喜歡清靜,但也喜歡交友。幾位情投意合的老朋友不時聚在一起
,談天說地,暢談國事民情,豁達開懷;幾位大學老校友定時聚會,談詩論文,唱和詩聯,倒也饒有風趣;在網上,詩友、高手就更多了,正好學習提高。不管外事何其多,但有一點我是始終不渝的,那就是:隨緣應事,事過不留!交往談吐過後,馬上把心收回來,回到原本清靜的思想境界!